6月6日下午,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调整政策的优化方案,并再次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此次优化方案主要对限行范围和时间进行了调整,旨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据介绍,方案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在限行范围上,将原先的"中心区域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限行". 其次,在限行时间上,将原先的"全天候限行"调整为"全天、白天、高峰分层次、分时段限行".
这次调整是基于之前广泛收集的意见和建议. 社会各界对限行问题存在两种观点. 一方面,认为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买菜、接送小孩上学等短途出行的重要补充,应该通过引导和规范,实现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的和谐共存. 另一方面,认为市中心区域存在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非机动车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资源不均衡,对中心区域的电动自行车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为了寻求各方的共识,广州交警通过第三方科研机构对多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包括路网结构、道路所在区位和等级功能、人车流量和车速指数、常规公交和地铁覆盖率、非机动车道建设等。在统筹考虑各方实际出行需求和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限行的具体路段和时段。
根据优化方案,限行的"路段"分为全天、白天和早晚高峰三个层次. 全天限行的路段包括东风路和黄埔大道,旨在减少对城市交通大动脉的影响. 白天限行的路段包括"一江两岸"、广州塔以及天河CBD商业中心、琶洲会展中心、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区域周边道路,旨在提供更好的散步休闲、观光旅游和商务交流体验. 早晚高峰限行的路段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较为发达的重要主干道,如解放路、天河东路、猎德大道等南北向道路,以及天河路、环市路、中山路、临江大道等东西向道路。通过在高峰期限制电动自行车通行,旨在保障主干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引导电动自行车进行短途出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限行路段有些是全路段限行,有些是部分路段限行,具体以通告为准. 同时,广州市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内环路、过江隧道仍按照《广州市非机动车通行管理办法》执行,不受此次优化方案的影响.
通过这次优化方案的发布和再次征求公众意见,广州交警希望能够更广泛地听取市民对限行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相信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将更加规范和便利,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保障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