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船舶作为一种全新航运业发展方向,正在引领未来航海时代. 与传统船舶相比,智能船舶在感知、决策、控制等方面运用先进技术,具备自主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控制能力,使船舶更加安全、经济、环保和高效.
在“AI赋能海洋”—自主船舶·引领未来暨2023年度智能船舶创新联盟高端学术论坛上,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表示:“智能船舶不等同于无人航行船。船舶智能化发展涉及整个船舶制造业和航运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这说明,智能船舶发展不仅仅关注无人驾驶,更重要是考虑船舶节能能力和安全. 尤其对船东而言,船舶经济和安全是他们关注重点。
根据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发布《智能船舶发展——远洋船舶篇》,智能船舶定义是综合运用感知、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具备自主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控制能力新一代船舶. 将船舶智能化水平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辅助决策、部分自主、有条件自主、高度自主和完全自主. 这些等级定义明确了人和系统在船舶决策和控制方面协同关系和地点.
智能船舶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应用探索. 随着感知、决策、控制等技术不断发展,智能船舶正从局部向全船、从外延到内涵逐步扩展。从化、辅助决策到数字化、自主作方向演进. 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林忠钦指出:“智能技术在我国船舶工业领域里主要体现在船舶产品智能以及船舶建造、全过程智能这两方面. ”尽管造船规模和产能是全球最大,但船舶工业仍然面临,许多船舶配套产品仍需依国外。林忠钦表示,实现我国船舶行业数智化需要长期过程.
智能航行并不等同于无人船。智能船舶智能化角度以智能航行为核心,注重船舶安全、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 吴有生强调:“当前我国仍然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 要实现我国船舶行业配套领域数智化,首先要实现船舶动力和配套设备、各个环节数字化控制、智能监测以及能效管理. ”
总来说,智能船舶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智能船舶将成为全球航运业发展趋势. 通过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驱动,智能船舶将进一步提升航运业效率和安全,推动航海事业迈向更加绿、智能和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