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工业正以创新动力和绿理念,助推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最大造船国,我国正积极推动绿船舶建造,实现更低碳排放和更高能源效率. 通过引入液化天然气等绿燃料,优化船体设计,以及应用数字化技术,船舶业正逐步实现绿转型.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已经成为船舶动力热门选择。船舶企业在建造新船时广泛使用LNG,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例如,在船舶沪东造船厂一艘13000箱双燃料集装箱船上,除了传统石油燃料外,还引入了液化天然气. 这项创新措施能够直接降低28%以上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船舶还采用了独特设计,如船首绿防风罩. 这种防风罩可以降低船舶行驶时风阻,从而减少燃料消耗约2%. 同时,船舶设计中还应用了流体力学CFD软件和气泡减阻技术,进一步优化船体能和节能效果.
绿船舶建造成为船舶业主导方向.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船舶旗下江南造船、沪东等船厂绿船舶在订单中占比均超过了90%。船舶沪东总经理表示,今年已经承接200多亿元币订单中,超过90%以上都是绿动力船舶,其中还包括使用甲醇作为动力集装箱船.
数字化技术应用也为绿船舶建造带来了便利。在江南造船数字造船实验室3D展厅中,设计师可以通过戴上3D眼镜,沉浸式地观看船舶设计中细微之处. 与传统2D图纸相比,3D建模设计更直观、更易于理解. 通过数字化设计,船东与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沟通,减少因图纸不清晰而导致返工和修正,节省时间和资源.
船舶江南造船数字化设计主管王杰介绍说,数字化设计还可以在船舶建造中应用于分段建造. 以往,在船身合拢后,需要将集装箱入全部箱位进行测量,非常耗时. 而通过设备扫描船舶箱位,可以提高测量精度,并大大缩短制造工时. 例如,一艘海巡船采用了三维模型技术,使整个制造工时缩短了60天。
通过引入液化天然气、优化设计和应用数字化技术,船舶业正朝着绿低碳方向发展. 这些创新措施不仅提升了船舶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也为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