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于5月30成完成了2023届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这次答辩历时一周,设置了15个答辩小组,共有313名文传学院毕业生参加了答辩. 为了保证答辩专业和公正,学院邀请了文传学院专业教师以及襄阳报社和襄阳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专家作为答辩评委.
在答辩现场,毕业生通过讲解、演示PPT和展示作品等形式向答辩小组展示了他们毕业论文成果. 答辩小组从研究内容、工作量、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等方面对毕业论文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指导和修改意见。答辩过程紧张而有序,展示了毕业生们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其中,一份名为《数字时代别让老人“掉线”》公益广告作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份作品由学生导演姜馨怡完成,通过调查发现在数字时代,老年人由于缺乏媒介使用知识而面临数字困境,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部分老人基生活. 因此,姜馨怡想要拍摄一部公益广告来呼吁大家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另外,学生张怡论文《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与新课标接口调查》也引起了人们关注. 该论文着眼于我国现阶段中学语文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偏差和不足,认为语文教材并不能完全实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要求. 通过大量调查和总结,张怡提出了自己思考,这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在答辩过程中,还有一位名叫麦昊贤学生以他毕业设计作品《一馔•羊方藏鱼》获得了答辩小组一致好评。这部纪录片聚焦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彭祖烹饪术,通过一道菜肴制作方法挖掘了彭祖博大精深养生文化. 麦昊贤在介绍自己拍摄手法时说:“摄影是用光艺术,有时候只加入一盏灯能得到不一样效果. 比如下面截图,当时主人公正在撇去锅里浮沫,加入一盏灯打上逆光之后,画面中蒸汽有了清晰廓,并且因为是使用暖光,让观众更能感受到画面中热气腾腾. ”

答辩评委符冰老师表示,今年毕业论文学生们更加关注各种社会现象,通过作品反映了一些社会问题,更具有亲和力. 学生们在拍摄毕业作品时能够守正创新,将课堂上学到理论为实践,不仅符合当下互联网传播思路、元素和拍摄手法,而且能够灵活运用.
届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广泛,涵盖了研究经典名著、主旋律影视剧、主流媒体、红文化,以及地方方言、地方非遗、地方城市形象塑造,甚至流行语、、土味情话、直播带货和Z世代等内容. 这反映了学生们对不同领域和热点问题关注和研究兴趣.
通过次毕业论文答辩,湖北文理学院毕业生们展示了他们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为自己学业画上了句号. 相信他们在未来工作和研究中会继续发扬所学,为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参考文章:https://news.cnhubei.com/content/2021-05/30/content_145725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