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第19届亚运会将在浙江省举行. 为了保障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应急救护工作,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在各个亚运会、亚残运会竞赛场馆内布设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并在主场馆群、办公区和赛场外设立红十字救护站和“亚运青年V站”,实现了急救力量全覆盖,以便能够及时为需要救护人员提供帮助。
在黄龙体育中心体育场内,设置了应急救护驿站,并配备了一系列救护设备. 该驿站内配备AED是一种智能化急救设备,只需按破透明塑料片并按下红紧急按钮,施救者即可使用。同时,AED也会收到提醒并迅速赶往急救地点协助救助工作. 此外,急救驿站内还设置了应急救护屏,它不仅在救助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常教学中提供帮助。通过屏实时显示,施救者能够准确了解按压力度和位置是否合适,从而提高施救效果.
为了保障及时救治工作,除了设备先进和齐全,施救者专业能力也至关重要. 因此,浙江省对志愿者和场馆进行了相关救助培训. 杭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颜金来表示,志愿者们通过培训已经掌握了现场创伤救护技能,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等. 这些培训不仅提高了志愿者们应急救护能力,也为他们在亚运会期间救助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浙江省参照大型赛事国际惯例,借鉴了北京冬奥会服务保障经验,为亚运会培养了大量应急救护志愿者. 以杭州市为例,已经组织开展了100余场次场馆侧应急救护培训,涵盖了亚组委、场馆和赛会志愿者. 杭州市承担了5000名赛事骨志愿者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和取证工作,并将在6月底前完成取证、复训并组织开展实战演练,以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通过浙江省努力,亚运会期间应急救护工作得到了充分保障。布设AED、设立红十字救护站和“亚运青年V站”等措施,保证了急救力量全覆盖;急救驿站内设备和应急救护屏提高了施救效果;而培训志愿者和场馆,进一步增强了应急救护能力. 相信在这样保障下,第19届亚运会将会顺利进行,各项应急救护工作能够做到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