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图书馆馆长刘冬刚刚从澳门参观交流归来,此次考察主要目是与澳门大学图书馆携手合作,在澳门大学图书馆设立一个“杭州之窗”,向澳门市民展示杭州城市魅力和地方特。他对当地公共图书馆印象深刻,认为杭州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已经走在前列,特别是在数字化方面,可以说具有国际水准.
杭州图书馆正在使用仪器录入古籍电子版,这一举措使得珍贵古籍可以更好地被保存和利用. 自2012年成立以来,杭州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刘冬表示,在他眼中,这些年来杭州图书馆门槛越来越低,服务质量越来越好,举办活动也越来越多. 这都是因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老百姓对其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杭州图书馆24小时微型图书馆位于信义坊,每年暑假期间,图书馆都会迎来大量读者。人们在这里静静地阅读或自习,几乎每天都座无虚席. 为了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决定将开馆时间提前一小时,让读者可以更早地进入馆内学习、阅读或者只是在大厅乘凉. 这项服务受到了广泛好评,也将在今年继续延续.
杭州图书馆大厅内设有无障碍阅览空间,为残障读者提供专属阅读体验。这个空间里摆放着1000余册盲人书籍、大字以及一系列助视器和朗读设备. 这项服务不仅吸引了市内残障读者,还吸引了来自阿克苏地区研学盲童. 这一举措得到了特殊群体高度赞扬,他们希望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更加细分和完善.
今年是杭州亚残运会举办年份,杭州图书馆将作为一个重要公共文化空间,承担起为各类特殊群体提供专属阅读区域重任. 刘冬表示,这是必须,也是对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追求.
总来说,杭州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典范,不仅在实体馆藏、数字化方面具有国际水准,还致力于为特殊群体提供更好服务。这些努力让杭州图书馆成为了一个集知识传承、文化交流和社会共融于一体公共空间.
(文为改写内容,与原文有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