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高速发展今天,图书馆在服务群众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如何更好地利用科技赋能图书馆发展,保护和修复古籍,促进国际合作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问题. 近,在第18届—东盟文化论坛上,与东盟国家相关部门、学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着“智慧图书馆建设与阅读推广”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索数字化时代图书馆智慧化建设、古籍修复与保护、图书出版以及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新趋势和新做法,展望交流合作美好前景.
在数字化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成为了图书馆发展新方向. 和东盟国家图书馆积极探索智能化和数字化应用。其中,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东盟国家规模较大、设施较先进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拥有91%新加坡居民作为会员。
根据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总馆长陈惠勇介绍,自2000年起,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就致力于通过智能化建设建立一个无边界图书馆. 他们通过创建超级APP或者超级图书馆,打造了一个大型线上学习超市. 这个软件为图书馆会员提供丰富和音频节目,并从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获取内容,根据读者搜索记录和喜好进行计算,提供个化推荐服务.
此外,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还开展了个化阅读播放列表、读者记忆工程体系、快闪书店等尝试,以不同方式为读者打造专属阅读体验,提供更好服务.
在保护和修复古籍方面,科技应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缅甸国家图书馆正在实施一个促进阅读习惯数字化计划. 该馆通过购买和捐赠方式,收集了超过9万种电子资源,并提供自动化借阅服务.
缅甸国家图书馆馆长高提埃表示,数字图书馆系统是建设智慧图书馆一种方式. 除了自动化服务和大容量电子数据库外,该馆还利用识别系统等技术推进图书馆自动化运作,提高图书馆员工作效率.
这些应用技术引入,让图书馆能更好地保护和修复古籍,提高古籍利用价值. 同时,通过数字化手段,古籍内容可以更广泛地传播,触达更多读者,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文明光芒.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图书馆与图书出版领域合作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和东盟国家在图书馆和出版领域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未来,随着更多合作项目开展,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
通过合作,图书馆和出版机构可以共享资源、共同项目,提高各自能力和水平。这种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业发展,还能够推动文化交流和理解,加强国家之间友好关系.
智慧图书馆建设、古籍修复与保护以及国际合作是当前图书馆发展重要方向. 科技应用让图书馆拥有了无限可能,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了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科技力量,图书馆可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我们期待智慧图书馆到来,让阅读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