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深圳市和上海市发布了《关于上海——深圳实现电子签章技术互认声明》,这意味着深沪两地企业可以利用当地免费发放电子印章进行远程合同签约。这一举措实施,彻底解决了企业签约耗时长问题. 以下是具体报道.
深圳市瑞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禾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多年来合作伙伴,每个月需要签订大量采购和合同. 过去,这两家公司为了签订合同,都需要打印纸质合同后盖章,并通过邮寄方式进行签约. 这样一来,签署一份合同至少需要3天时间,长时间签约过程成为了影响企业经营效率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得到了根解决.
根据深沪两地声明,企业可以利用当地免费发放电子印章,在两地电子印章平台上远程完成电子合同签约。在6月28,深沪两地电子印章实现了互信互认之后,深圳市瑞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禾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签署了两家合作以来第一份电子合同. 整个签约过程从原耗时长达3天,缩短到了仅需1分钟. 这份电子合同在深圳和上海电子印章平台上都能够验证通过,打破了电子印章地域局限,真正实现了远程签约.
瑞佳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合同跨区域互签互认为企业带来了极利,解决了跨区域经营一大难题. 近年来,各地为了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营造更高效和便利营商环境,推动数字和数字经济发展,纷纷建设了电子印章系统,为当地企业提供电子印章服务。上海市在2018年率先开始为商事主体发放电子印章,而深圳市则在2021年开始免费发放一套4枚电子印章,并已经为全市144万家商事主体发放了576万枚印章. 然而,由于各地在建设电子印章系统和提供相关服务时所采用技术路线和执行标准不同,导致电子印章跨区域互信互认存在一定障碍,企业往往只能在地电子政务系统中使用电子印章,并与地企业签订电子合同.
为了解决电子签章无法互认问题,各地加快推进了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跨地区和跨部门互信互认. 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打破各地区机关和各部门之间壁垒,加强政务流通和共享,还可以促进各类企业办事项一网通办和跨省通办转型,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根据办公厅在2022年发布相关文件,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和全国互通互认是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深圳市积极响应政策,推动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应用和跨地区、跨部门互认.
总来说,深沪两地实现了电子印章互信互认,企业签约效率大幅提升. 这一举措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极利,解决了跨区域经营难题,也推动了数字和数字经济发展。相信随着更多地区加入和电子印章系统完善,企业办事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也将变得更加便利和友好。。